中国山水画,向来是构成中国画体系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历史已有千年之久,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辈出。近现代更是大家如云,黄宾虹、溥儒、吴湖帆、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等等。然而,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到底该走向何处?怎样使传统的中国文人山水画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真正的中国文人精神传承的审美表达?显然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分量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美学命题。值此金秋之际,上海嘉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将携著名山水画家罗步臻先生的近期创作登陆国家会展中心。
罗步臻先生为著名海上山水画家应野平先生入室弟子,曾接受了严格的传统书画训练,对宋元诸家山水用过极大功夫研究。然而,罗步臻先生艺术视野也相当广阔,对于传统绘画法则烂熟于心,同时也善于汲取现代绘画的各种艺术表现元素,化合在自己的书画艺术创作之中。作为当代中国艺术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十二人画展”参加者之一,罗步臻先生的艺术创作所呈现的不断探索与进取的艺术精神,从他山水画创作道路上的几次“破”与“立”,大抵可以读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于其所追求的中国山水画的美学高度。
画家 罗步臻先生,字兆真,号逸翁、轶翁,浙江上虞人,1943年生于上海,应野平先生入室弟子。
罗步臻 烟绕泉壑缠情绵 水墨 纸本 48×180cm 2014年
相当一段时期,罗步臻先生著力于如何使自己的笔墨,从传统山水画的桎梏中走出来,使传统经典的文人精神与当代日常的文化审美气息相契合,使今天的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辽远与精深。他在纷嚣之中,开始了自己大写意山水的创作与探索,从中国经典思想文化源头——“道”的悟化之中,体验日常生命与山水相合的真正之美,从传统山水画程式中,用心提炼各种笔墨表现元素,“破”繁而出,以传统笔墨大写意于自我精神之“立”,很孤独,但也是很享受这样的文化语境。无论何种探索,都是需要付出,尤其是艺术的探索,艺术家付出的将会更多。罗步臻先生的大写意山水创作亦如斯。
当罗步臻先生的大写意山水画艺术表现,无论图式还是笔墨,令人耳目一新,日趋成熟之际,他又回到了对于传统经典文人山水画的研究与破解之中。
罗步臻 泉声咽危石 水墨 纸本 180×97cm 2014年
罗步臻 苍松暮景闲 水墨 纸本 97×45cm 2014年
对于这样的回归,罗步臻先生坦言道:“传统山水画,永远是个艺术宝库,所有的创新与探索都需要建立在吃透了传统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出发。艺术探索,就是在不断地回望中获得向前的可能。”确实,罗步臻先生的近作,虽然形式表现上回归到传统山水样式,但你如果能作认真的仔细阅读,便会发现他的这些近作,既有经典的传统笔墨形式,更有其在传统中发挥的文人精神审美的创新所在。
罗步臻 登登山路行尽时,泱泱溪泉到处流 水墨 纸本 96×180cm 2014年
文人山水画的精神传递,是一种个体文化生命气息的传达,显然罗步臻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已经完整地体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批近作既有传统山水画宋元名家的各种笔墨,同时也有他一贯的洒脱雅逸的气息,在对以往传统山水中“南宗”的秀雅认识基础上,他又充分汲取了“北宗”山水的重拙,将南北宗各种皴法相融于一体,使得他的传统山水创作呈现出:既不同于一味传统“食古不化”的僵硬,也没有一径强悍而没有章法的“粗野”,而是讲究笔墨趣味,又有自我生命体验气息传递,笔墨秀润滋华,画面丰富颇具时代审美的节奏,成为一种具有相当自觉高度的文人山水精神审美取向的山水力作气象。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这是中国画艺术审美的核心,也是历代多少画家孜孜以求的创作境界。读罗步臻先生的山水画创作,我以为他大抵已进入此道中了,相信罗步臻先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之路将会越来越宽广。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