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艺术创作的宽松环境,使绘画进入了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一些画家不满足旧日面貌。尝试变革图新,以冀超越自我。罗步臻先生便是这众多变革者中的一位。
罗步臻最早师从海上山水画名家应野平先生,继而浸染于元明清诸大家的笔墨间,特别对古代黄公望、王蒙、石涛和近代黄宾虹心印尤深,遂画艺日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东渡扶桑数载,眼界为之一开,遂引西方绘画构成之法为己所用,辟一条出传统而源自传统的艰难之路给自己走,积十数年之功,成今日之面目。其作品与我们二十多年前初识时见到的真是面目大变。
综观罗步臻的山水画,其文人写意风格十分明显,与古典绘画对客观对象的“图真”相对,典型文人画家主要是“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作画时自由挥写以达到陶醉于心的满足,其画面要求恬淡、闲适、平易、柔美。而这也就是罗步臻所追求的。罗步臻说:“近年来,我在通解笔墨中悟出狂草式的山水大写意画法”,是不拘泥于景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要表现它在你心中引起的对应情感反映。”一句话,其作品要求更重抒情、重心象、重意趣”。
可见,罗步臻的画,不是复写自然界的山水、树石,不在其与对象的须眉毕肖,而是要写他心中的山水。当然,只要细细读解罗步臻的画,我们仍然不难发现其中闪现着原先的那种笔情墨意,这是画家深印于心的无意间流露的与“深邃传统”的一种血脉渊源。
假如把传统山水画比作游记类散文,那么,罗步臻的画犹如一首首抒情山水诗。刘熙载尝言:“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大抵文善醒,诗善醉,醉中诗亦有醒时道不到者。盖其天机之发,不可思议也。”(《艺概.诗概》)罗步臻的画,或亦蕴此天机也。
当然,要尽表心中的念头(意象、心象),便要“不择手段或择一切手段”(吴冠中语),这里手段变成为关键。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手段历经多少代画人的探索揣摩,日积月累而汗牛充栋、蔚为大观,那么开创现代意义上的山水画除向传统笔法借鉴外,寻求更多新的表现手法以为随心所欲为己服务之必须,当是任重热道远,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罗步臻说过:“大写意也好,狂草也罢,最重要的须随意,看似漫不经心、粗头乱服,但又整体严谨,处处有节律、处处有呼应,通体势道贯通,进入有我与无我之间、有物与无物之间、有法与无法之间的化境。要谨防刻意大写、刻意狂草,要达到这种境界,对我来说还非得下苦工不可。”罗步臻对绘画化境有此认识和追求,是令人十分高兴得,其画事的前景便也可以预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